当我们追问这份选择是如何具体反哺到她的实践中时,她的讲述让我们看到,一位管理者在理性与情感之间的思考与探索。
提升团队默契与战斗力
在实际管理工作中,我一直在尝试将学到的心理学方法融入团队建设与企业治理。比如,运用组织心理学分析团队结构与沟通模式,进而优化协作效率;借助积极心理学的理念,激发团队成员的内在动力,营造更具活力的工作氛围。
我还尝试过用课堂上学到的叙事疗法与团队成员沟通:让不善于表达的技术骨干,分享第一次独立完成项目的故事;让心怀焦虑的新人,畅谈最想成为的自己是什么模样。当一个人被看见、被理解时,团队的默契便会像藤蔓般自然生长。
积极心理学也成了我们团队的解压密码。这并非喊口号式的加油打气,而是帮助每个人找到被需要的价值,这种方式比任何考核制度都更能激发创造力。我深刻体会到,心理学不是治愈问题的手术刀,而是照进裂缝的光。它能让团队中被忽视的声音被听见,让紧绷的人际关系得以松弛,最终助力团队提升默契与战斗力。
心理学与管理学虽都以“人”为核心,但本质上是两门侧重点截然不同的学科。
管理学(如工商管理)更偏向“做事”,是企业高效运转的基础。尤其在协作日益紧密的团队中,要带好队伍、避免落后,就需要具备扎实的管理经验或精英级的管理能力。工商管理能系统教授构建管理体系、应对人员管理问题(如人力资源领域的实务),但它更多聚焦于制度与流程,而非个体心理的细微差异。
心理学则更强调“与人打交道”。它能帮助管理者关注团队的心理状态与精神需求,在不同情境下理解并回应成员的心理变化,从而为管理工作提供辅助,实现更好的效果。
在高管进修方向的选择上,我认为可根据自身基础判断:若已有扎实的管理经验,学习心理学能进一步洞察人心、提升管理效能;若已有心理学背景,想向公司管理岗位转型,工商管理则是更合适的起点。最理想的状态是二者兼修:企业运营需先“会做事”,而心理学能帮助你更高效地与人沟通协作。当两者兼备时,管理之路会走得更加顺畅。
接触UEM应用心理学后,我逐渐学会主动去聚焦生活中的美好、善意与感动,不再忽略那些容易被忽视的温暖瞬间。我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,每个人其实都具备发现美好与善良的能力,只是很多时候关注点不在这些方面。心理学的学习帮助我完成了这种认知转变,让我能够从日常点滴中汲取幸福感。
与此同时,心理学的学习也激发了我投身公益的强烈意愿。我有计划前往孤儿院、养老院做义工,用实际行动传递纯粹的善意。助人的过程不仅能为需要帮助的人带去温暖,也能形成良性循环,让善意不断在社会中传递。
更重要的是,心理学让我学会了更深刻的理解与共情。在与亲友、同事或陌生人的相处中,我能以更包容、尊重的态度去搭建心与心的桥梁。
无论是与亲朋好友的日常交流,还是在未来公益中,心理学都为我提供了沟通与互动的底层逻辑,让我的人际关系氛围更加和谐、美好,也让生活充满了更真诚的情感联结。
在这个在线硕士项目的学习过程中,我深刻体会到了资源与学习方式带来的支持与便利。
例如Canvas学习平台为我提供的帮助。课程资料呈现得十分系统,无论是清晨还是凌晨三点,只要我想学习,都能第一时间找到相关课程;直播课程还配备多语言实时翻译,消除了语言隔阂。
除了资源丰富,灵活的学习安排也是我能够坚持下来的关键。在线学习的教学质量与线下没有差别,每一次直播课的互动都让我感受到高效与参与感,同时又能兼顾工作与生活。这种自由与弹性,对于职场人来说尤其宝贵。
当然,并非没有挑战。最大的难点在于如何平衡工作、家庭与学业,这对时间管理能力是极大的考验。我的方法是将学习计划拆分到每周、每月,并尽可能利用碎片时间。同时,家人的理解与支持也不可或缺。比如今年线下的UEM毕业典礼,就有强大的亲友天团给予我支持。
最让我珍惜的,是这种弹性的学习制度。它深知职场人的忙碌,却从未降低学术标准。理解与严格并存的学习体验,不仅让我完成了学业,也让我感受到这本身就是一堂生动的心理学课程。
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