儿童和青少年所经历的焦虑,其普遍性远超人们的认知。因此,了解儿童青少年焦虑与成人焦虑的差异,对于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理这一问题至关重要。
本文将探讨儿童焦虑的表现形式、主要症状与可能成因,以及相应的干预策略,并重点关注5-12岁儿童的广泛性焦虑障碍(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)。
焦虑是机体面对被感知为威胁的情境时产生的自然反应。这种反应可能出现在任何年龄段,儿童也不例外。
在一定程度上,儿童焦虑是正常的,事实上,它在某些时候甚至具有积极作用,能帮助儿童为应对困难或潜在危险情境做好准备,使其保持警觉。
然而,当焦虑表现得过于强烈且频繁,进而干扰儿童的日常生活(如阻碍其与同伴交往、正常学习或完成任务)时,它就会演变成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,可通过心理学的不同分支学科进行干预。
儿童焦虑更难被察觉,因为儿童在识别和表达自身感受方面存在更多困难。焦虑可能通过行为变化、特定情绪反应或身体症状表现出来。
01.行为变化
常见表现包括拒绝上学、自我孤立、睡眠问题(如入睡困难、夜醒频繁)、食欲下降,以及对成人的依赖性增强。部分儿童会通过发脾气来宣泄焦虑,而另一些儿童则会变得沉默寡言、性格内向。
02.情绪层面变化
儿童可能会表现出易怒、容易哭泣、缺乏安全感,以及对自身表现、个人安全或家人安全产生过度担忧。他们还可能产生特定的恐惧(例如害怕黑暗、动物或陌生人),且这些恐惧会影响其日常规律。
03.身体症状
可能出现无明显医学病因的疼痛、胃部不适、肌肉紧张、头痛,以及心悸、出汗、呼吸困难等其他症状。这些迹象通常会在引发儿童恐惧的情境(如考试、社交活动或与父母分离期间)中加剧。
每个儿童都是独特的,其焦虑症状会受年龄、性格特质和生活环境等因素影响。及时发现并干预儿童焦虑,有助于预防未来可能出现的并发症。
5-12岁儿童焦虑的治疗核心在于情绪管理。让儿童及其家庭共同学习相关策略,以更好地理解和调控情绪,这一点至关重要。
认知行为疗法是最常用的干预手段,它帮助儿童识别焦虑性思维,将其替换为更贴合现实的想法,并练习放松技巧与应对方法。通过符合儿童年龄的游戏、故事讲述和互动活动,儿童能逐步建立自信心,学会正视并应对自身恐惧。
在儿童焦虑的治疗中,心理治疗始终是首选方案。但在经过心理学和精神病学评估后,若焦虑情况较为严重,也可考虑使用药物进行辅助治疗。
儿童与青少年的焦虑是临床心理学众多研究与实践领域之一。
◼︎◼︎◼︎
如果你希望进一步学习如何科学评估心理障碍、制定干预策略、并在临床与家庭场域中提供支持,可以了解马德里欧洲大学(Universidad Europea de Madrid,UEM)临床心理学硕士。
本课程系统涵盖人类发展心理学、心理障碍的评估与定义、心理治疗理论与模型、应用行为分析、社会文化心理学等内容,帮助学生从多维角度理解心理健康问题。
支持中文在线学习,适合希望在教育、心理咨询、医疗、社会服务等领域深耕的在职专业人士,为更多个体带来科学与温度并存的心理关怀。
关闭